朱熹

浏览563次     年代:1130 - 1200

正文

朱熹(1130 - 1200) 南宋哲学家、教育家、文学家。朱熹集北宋以来理学之大成,建立一个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,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最大的思想家。其父朱松和老师刘子□都是著名的诗人。受他们的熏陶,诗歌艺术性很高,存诗1300多首。重古诗而轻律诗,即景抒情,言志述怀,长于白描,语言自然。朱熹一生关心社会现实,为官清正。在诗歌中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。《对雨》、《六月十五日诣水公庵雨作》、《卧龙庵武侯祠》、《秋日告病斋居奉怀黄子厚刘平父及山间诸兄友》基本上可以代表他的诗风。律诗如《登定王台》、《拜张魏公墓下》6首、《和刘叔通怀游子蒙之韵》等则抒发了报国无门的悲愤,读来苍凉、沉痛。七绝清新明快之作较多。尤其是用比兴手法写客观景物,寓深刻的哲理于形象之中,富有理趣,耐人寻味。如《春日》、《观书有感二首》等都是广为传诵的诗篇。 朱熹的文章长于说理。如《庚子应诏封事》结构严谨,逻辑周密。记事写景短文,颇具文艺性。如《百丈山记》、《送郭拱辰序》、《记孙觌事》等。朱熹以道学家的眼光看待文学创作,强调以义理为本,主张“文道一贯”。他认为衡量一个诗人,首先看他所言的志。词华和声韵有害于“言志之功”,不能作为评价诗歌的标准。所以他论诗、写诗都宗唐以前的古诗。对具体作家作品的评论不乏真知灼见。

朱熹其他诗词

 友情链接

天天导航| 天天笑话| 经典网| 天天食谱| 天天作文| 天天诗词| 天天成语| 天天笑话